海南:推进志愿服务新发展助力社会文明大行动
发布者:新时代志愿者 时间2021-03-06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拓宽志愿服务领域、发展志愿服务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要切实发挥志愿服务工作在助力社会文明大行动、创建海南文明岛中的积极作用,就必须在机制完善、理念宣传、项目深化和专业提升等方面下更大力气,使;奉献、友爱、互助、进取的志愿服务精神深入人心,为加快美好新海南建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为推动全省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我省深入开展社会文明大行动,创建海南文明岛,明确了;一项引领工程、五大文明创建活动、九个专项行动的重点内容,为加快建设美好新海南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力量和道德滋养。省委书记刘赐贵指出,社会文明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也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建设美好新海南的现实需要。开展社会文明大行动、创建海南文明岛,是海南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与做、知与行的有机统一,是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事关全局、事关长远。而志愿服务是传递崇高精神追求、塑造良好社会风尚的向善之举,展现的是一个地区文明风尚。要贯彻落实刘赐贵的讲话精神,切实发挥志愿服务工作在助力社会文明大行动、创建海南文明岛中的积极作用,就必须在机制完善、理念宣传、项目深化和专业提升等方面下更大力气,花更多心思,使;奉献、友爱、互助、进取的志愿服务精神深入人心,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德风尚蔚然成风,为加快美好新海南建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把握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新要求,切实完善志愿服务工作机制
党的十九大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这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对志愿服务工作的新要求。新时代海南志愿服务工作要把志愿服务制度化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扎实推进志愿服务法规政策修订、工作机制完善、领导机制健全等工作,把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一项长期任务,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一是完善志愿服务法规政策。要根据2017年12月1日颁布实施的《志愿服务条例》,推进省级有关志愿服务地方性法规和政策的制定修订工作,确保本地法规政策与《条例》精神一致。二是完善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志愿服务领导机制,加强统筹领导和协调推进力度,将志愿服务事业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支持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指导各级志愿服务行业协会指定专人负责志愿者日常管理工作,制定志愿服务措施、制度和计划,做好所属志愿者的招募、注册、服务情况登记确认和推优等工作。三是完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和研究机制。要健全志愿者星级评定、志愿服务评估、回馈和以保险为重点的志愿者权益等保障制度;要建立志愿服务理论研究工作机制,深入基层一线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工作调研,总结经验、分析形势、查找问题、研究对策,为建立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提供决策参考。通过推动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化,使志愿服务实现持久常态,成为一种习惯,为社会文明大行动和创建海南文明岛活动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为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的伟大实践和建设美好新海南的生动实践作出贡献。
紧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根本,切实加大志愿服务宣传力度
全省社会文明大行动强调要牢牢坚持根本遵循、强化教育引导和示范引领、强化文化滋养和实践养成、强化法律和政策保障,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工程。志愿服务所倡导的不求报酬、尽己所能、帮助他人和社会的利他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共通共融。加大志愿服务宣传力度,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一是丰富宣传手段。要运用新媒体等手段,加大志愿服务理念宣传力度。积极利用;志愿海南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强化户外公益广告、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宣传手段,大力推动全省志愿服务工作宣传体系建设,广泛传播志愿服务精神。二是积极选树典型。开展评优评先活动,积极选树一批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和个人典型,挖掘典型事迹,并通过媒体广泛宣传,积极深入街道、社区、农村、学校、企业等开展典型宣讲活动,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引领人人志愿的良好社会风尚。三是发展志愿文化。要抓住3·5学雷锋日、国际志愿者日等节点,举办志愿服务主题分享会、交流会、论坛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文化活动,营造志愿服务良好社会氛围。要围绕志愿服务主题,设计制作微电影、歌曲、动漫、摄影作品等文化产品,提升志愿服务活动的社会影响力,使志愿服务精神和理念深入人心,为社会文明大行动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对照五大文明创建活动要求,不断丰富志愿服务项目内容
全省社会文明大行动提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和文明校园五大文明创建活动。志愿者们把服务社会需求、帮助他人作为自身的活动目的和价值追求,符合五大文明创建活动对城市、村镇、单位、家庭、校园中每一名个体的普遍需求。事实上,海南志愿服务具有非常良好的工作基础,截至2018年3月1日,全省实名注册志愿者达81.83万人,占全省居民人口的8.92%。对此,我们首先要依托;志愿海南网站,提升志愿服务工作信息化水平,切实推动党员、团员、社区居民、社会民众注册志愿者,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力争注册志愿者比例达到全省居民人口的13%,普遍提升广大民众的志愿服务理念,筑牢广大民众参与五大文明创建活动的思想基础。
其次,要对照五大文明创建活动在城乡人文、行业规范、家风培育、礼节礼仪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深化传统领域品牌项目,创设新兴领域品牌项目,激发更多民众积极参与五大文明创建活动的主人翁精神,切实发挥志愿服务活动在提升城市文明、清新乡风民风、提高社会责任、培育良好家风、校园净化绿化美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社会文明大行动添砖加瓦。具体来讲,在文明单位创建集体中,要成立志愿服务队伍,参与和支持所在区域文明城市创建,带头参加文明交通、环境治理、送温暖送爱心等志愿服务;在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要组织志愿者参与所在城市的文明交通、环境治理等文明创建活动,并创建社区志愿服务站,广泛开展家政服务、文体活动、文明劝导、心理疏导、医疗保健、法律服务、环境美化等志愿服务活动;在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中,要开展志愿服务;三下乡活动,把农业科技、卫生医疗、文化娱乐等送到农民中间,丰富村镇文化生活,并鼓励志愿者参与移风易俗建设;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中,要开展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文明宣传专项行动,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文明宣传实践活动,引导和帮助全省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中,要组织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志愿服务活动,带动家庭成员主动注册成为志愿者,踊跃参与文明家庭创建活动。
适应九个专项行动领域的专业需求,不断推进志愿服务专业化
从全局角度看,全省社会文明大行动部署的文明教育、文明交通、环境治理、文明旅游、文化惠民、诚信践诺、志愿服务、军民融合、网络文明九个专项行动,涉及教育、旅游、环境治理、文化等多个专业领域,要发挥志愿者在这些专业领域的积极作用,仅有古道热肠和较高的思想觉悟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具备相关技术资格和工作经验,承担管理职责的志愿者还应该具备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精力充沛、时间充足等条件。从自身发展来看,作为九大专项行动之一,当前,志愿服务已经由传统的、单纯的组织动员做好事,转变成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专业化是志愿服务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志愿者队伍自身发展的本质需求。只有做到;专,才能达到;精。因此,要切实发挥志愿服务工作在全省社会文明大行动中的积极作用,应当健全志愿服务规范化培训机制,提升志愿服务工作,特别是九大专项行动领域志愿服务工作的专业化水平。一是加强专业知识培训。要指导九大专项行动牵头行业部门,针对教育、交通、旅游、环境治理、文化、网络等领域志愿服务工作要求,研究制定支教常识、交通规则和法规、旅游咨询、环保常识、网络技术、文明礼仪等专业知识教材,组建导师团或专家团,开展志愿者岗前培训工作,使广大志愿者具备专业领域志愿服务工作的基本常识,提升志愿者在专业领域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技能。二是加强通用知识培训。要指导各级志愿者组织开展志愿服务规范化培训工作,加强志愿服务通用知识培训,特别是着重加强志愿服务礼仪、服务内容、服务流程等内容培训,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志愿服务工作成效。三是加强专业队伍建设。要加强志愿服务研究基地建设,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专业研究人员合作,通过举办专题研讨会、培训班等方式,就九个专项行动志愿服务专业化问题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逐步建立九大专项行动志愿服务专业人才;智库,为专业化志愿服务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作者系共青团海南省委书记、海南省志愿服务联合会执行会长)